前端編輯

管理員身份可於登入後,進行網站的前端管理。

►高醫史話 篳路藍縷的草創期 1954-1970

時間 記事
1954 解剖學科隨醫學院創立,由蔡滋浬博士擔任學科主任
1955 聘請鄭傳對醫師擔任解剖學科副教授
  受贈第一具大體老師
  聘請周德程先生擔任助教
1956 於鹽埕區福亨寺舉行第一次佛式公祭儀式,追思大體老師
1958 蔡滋浬教授在「第八屆世界人類學學會」做特別演講
1959 實驗室由E11搬遷至獨立解剖室
1961 蔡滋浬和鄭傳對兩位教授至中國醫藥學院兼任
1964 蔡滋浬、鄭傳對教授及周德程副教授至中山牙醫專科學校兼任
  周德程教授獲東京大學醫學博士
1965 聘請陳瑞源先生擔任助教
1970 聘請沈清良先生擔任助教

納士招賢,薦賢任能

  高雄醫學院創立於1954年,解剖學科為基礎醫學必備的學門,故創院時便隨之成立,並由首任院長杜聰明博士禮聘台灣大學醫學院解剖學科蔡滋浬博士擔任學科主任,規劃解剖學與組織學之教學及研究。1955年,再聘鄭傳對醫師擔任解剖學科副教授,負責胚胎學之課程,同年周德程先生由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畢業,隨後進入本校解剖學科擔任助教,另有技術員程坤鐘先生與工友余水樹先生協助教學與大體老師的處理。1965年、1970年陳瑞源、沈清良先後自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畢業,畢業後亦到高醫解剖學科任教。
  因解剖專業人員缺乏,師資不足,1961年中國醫藥學院聘請蔡滋浬和鄭傳對兩位教授為兼任解剖學教授,1963年中山牙醫專科學校也聘請蔡滋浬教授、鄭傳對教授及周德程副教授到校兼任。解剖學科的教師們南北奔波,造育英才無數。而在蔡滋浬主任的協調下,高醫也年年調借大體到台中各學校支援教學。
  高醫解剖學科為私立醫學院的教學貢獻難以估計,在協助教學的同時也幫忙訓練年輕的老師,奠定了南台灣的基礎醫學教育。另蔡滋浬教授自1960年起,擔任台灣省醫學會總幹事共計十九載,熱心推動會務與致力提昇台灣醫學會雜誌之學術水準,甚獲醫學界之肯定。

第一位大體老師

  由於創校初期教室不足,學生只能利用寒暑假進行大體解剖,於是在1959年於現今東側花架的位置興建獨立的解剖室及動物室,附設醫院的太平間也設立於此,直到1971年解剖室才又搬遷至E21教室。
  當時捐獻大體供醫學研究的風氣未開,杜院長除以公文懇請高雄市地方法院、南部各縣市政府及救濟院協助外,更與蔡滋浬主任親自拜訪各處,懇求捐軀事宜。幸得高雄市救濟院長洪朝宗先生的幫助,終在1955年3月18日,獲贈第一具大體,同年十月,醫學系六十一位學生在E11教室開始了二年級上學期的解剖學課程。1956年12月,在杜聰明院長主祭下,帶領醫學院全體師生於鹽埕區福亨寺舉行第一次佛式公祭儀式,一同追思大體老師並感謝家屬及各單位給予的協助。

我國電子顯微鏡先驅研究者與第一位體外培養神經膠細胞株專家

  在醫學研究的領域上,蔡滋浬教授曾前往美國聖路易斯大學進修組織學與電子顯微鏡技術,是我國電子顯微鏡的先驅研究者。其中,體質人類學是蔡教授的研究專長,每年都會帶領解剖學科的教師、學生對濁水溪以南的各山地族群,做極其詳盡的調查研究,量化各族群的體質特徵,研究足跡已遍及離島的一些島嶼,其研究成績斐然。1958年曾應邀在日本京都召開的「第八屆世界人類學學會」做特別演講,並先後培育了四十多位醫學博士。
  1966年周德程副教授在國科會補助下前往東京大學學習神經細胞組織的培養技術,是台灣醫學界第一位接受完整組織培養訓練的學者。周教授從無菌室的空間設計、實驗器皿、消毒器具皆鉅細靡遺的學習,開創台灣醫學新的研究領域,也是台灣第一位在體外培養神經膠細胞株的專家。

與學生的互動

  高雄的夏天炎熱,蔡滋浬教授在指導實習時,往往腳踏木屐,腰繫毛巾,手持解剖刀,汗水淋漓的邊解剖、邊講解。這一生動而豪邁的形象,成為他獨一無二的形象,「殺豬仔」的綽號不脛而走。在球場上蔡滋浬教授也兼任橄欖球教練,與學生談笑嬉鬧,打成一片,然而在課業上,卻至為嚴格,雖然分數寬大,但水準要求絕不放鬆,寧可一再補考、口試、筆試也不憚其煩,凡此皆可見其求好心切的教學熱誠。鄭傳對教授則因年事較高,被學生暱稱「阿對伯」。「阿對伯」總是守在解剖室的唯一出口,敦促學生做實驗,平日以校為家,是學生心中的良師益友。

貢獻所學,回饋社會

  解剖學科自創科以來,因民間觀念而導致師資和大體來源較為匱乏,然而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蔡滋浬主任帶領當時的師長們度過了這段日子,不但堅實了高醫的基礎醫學教育,更無私的協助有需要的學校,讓莘莘學子能接受完整的解剖教學。現今民風開放,捐獻大體已不再是禁忌,我們更要珍惜大體老師的大愛,將學識傳承下去。


▲1957,佛式公祭(摘自 高醫薪傳-歲月足跡)


▲1959年,解剖室(摘自 高醫薪傳-歲月足跡)


▲蔡滋浬主任(右三)與杜聰明院長(右一)及高醫師生合影(摘自 台灣解剖學百年史)


▲1958年,蔡滋浬主任於高雄縣六龜鄉從事人類學調查(摘自 台灣解剖學百年史)


▲鄭傳對教授(前排左五起)、蔡滋浬教授、周德程講師與學生攝於解剖室前(摘自 台灣解剖學百年史)

 

參考資料

哈鴻潛、高田(2003),台灣解剖學百年史,合記圖書出版社
黃尚志(2004),高醫薪傳-歲月足跡,17, 60,高雄醫學大學
劉克明(2004),高醫薪傳-憶往思舊,163, 164,高雄醫學大學

劉克明教授口述(2010/4)


►台灣解剖學百年史

  高雄醫學大學原名高雄醫學院,是台灣第一所私立醫學院,創立於1954年。同年成立解剖學科,並由首任院長杜聰明博士禮聘台灣大學醫學院解剖學科蔡滋浬博士擔任學科主任,規劃解剖學之教學及研究,製作組織切片,領導體質人類學調查研究。1955年3月,聘請鄭傳對醫師擔任解剖學教授,負賁胚胎學之課程。創校期間解剖學科辦公室與研究室共設於兩間教室內,大體解剖實驗室為一獨立建築,創校期是處於非常克難的時代。1955年8月周德程由台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畢業後進入解剖學科擔任助教,三年後升任講師,協助大體解剖學教學。1965年陳瑞源,1970年沈清良前後自台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畢業後到解剖學科任教。1971年劉克明自高雄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後,擔任解剖學科助教。

  1971年,蔡滋浬教授與周德程教授聯袂離開高雄醫學院應聘至台北醫學院解剖學科任教,陳瑞源獲得國科會補助前往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深造。沈清良與劉克明也先後分別前往台北醫學院及中國醫藥學院任職。1975年蔡滋浬教授應聘為中山醫學專科學校校長,不久周德程教授亦前往擔任教務主任,後來又應韓偉院長之聘到陽明醫學院擔任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鄭傳對教授自1972年至1975年擔任高雄醫學院解剖學科主任。由於專任師資不足,謝獻臣院長自1971年起特別禮聘台大醫學院解剖學科蔡錫圭教授、鄭聰明教授、林槐三教授及陳以理教授來校授課,各位教授辛苦奔波,熱心教學,使解剖學科之教學得以維續不斷。

  1975年初,陳瑞源自美國留學回來,於該年八月升任副教授並接任解剖學科主任,同年劉克明亦回校擔任講師,鄭傳對教授則於八月退休。陳瑞源副教授於1977年離開本校應聘為中山醫學專科學校解剖學教授。從1976年8月起至1984年7月止,解剖學科主任分別由醫學系主任林本仁教授、黃宗人教授、黃德揚教授及曾清楷教授兼任。

  1977年8月成立醫學研究所碩士班,同年八月,孫日星由東海大學生物學系畢業後進入解剖學科擔任助教,協助組織學實驗的教學。1978年8月劉克明講師升任為副教授,同時黃宏圖自台大解剖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來本科任教,負責組織學教學並管理新購置之第一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日立H-500型),開啟本校超微細構造方面的研究。而此時蕭廷鑫甫自東海大學生物系畢業,亦進入解剖學科擔任助教。此時台灣大學醫學院解剖學科除陳以理教授出國外,其餘三位教授仍繼續南來本校協助授課並指導研究所碩士班學生。自1980年開始,新進教師有邱欽元副教授、劉燦勳講師、黃友和講師、何宛怡講師、劉紹東副教授、陳世杰副教授及馮琮涵助理教授等。

  從1984年8月至1986年7月,1987年8月至1994年7月由劉克明教授兼任解剖學科主任,1986年8月至1987年7月由黃宏圖教授兼任學科主任。1994年8月至1997年7月由孫日星副教授兼任學科主任。孫教授不幸於1997年因病逝世,英年早逝,殊為可惜。解剖學科於1997年初由綜合實驗大樓搬遷至新建之醫學研究大樓現址。高雄醫學院於1999年8月正式改制為高雄醫學大學。

 

Go to top